湖南长沙女大学生放弃城市生活 在农村当村官
2008年夏天,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业后的长沙籍女大学生李浪放弃城市生活,毅然选择到衡南县车江镇恒星村任村支书助理。
问李浪,为什么当村官。她说,农村要发展,人才是关键,对于我们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来说,我们需要农村,农村需要我们,在农村我们也一定能实现自己的青春和价值!
在此之前,衡阳对她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。“我能不能适应那个环境?”“村民们会接受我吗?”她心里充满了疑问。
长沙妹子学说衡阳方言
上任第一天,恒星村“两委”特地开了一个会,向大伙介绍了新来的李浪。村民很热心,纷纷围上前来问她的情况。可是因为听不太懂衡阳方言,李浪只能微笑着用普通话一遍遍对大伙自我介绍,“您好!我叫李浪,很高兴来村里工作,请大家多指教。”
李浪隐隐觉得,说普通话无形中拉开了自己与村民的距离。她暗暗决心要学说当地方言。平时走家串户的时候,她仔细地听大伙儿扯家常,听到方言中有意思的句子就记下来。村里开会时,李浪主动要求记会议记录,遇到听不懂的方言,就用笔记下音,然后借机问其他村干和群众。她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特殊的记录本,上面记着“到口头去了=到外面去了”、“堂屋=客厅”等有趣的词语。
不到三个月,李浪就完全能用衡阳方言与村民交谈。大家对这个“长沙妹子”说“衡阳话”也十分新奇。村里的老人说:“这个妹子不错,把恒星村当成第二家乡了。”
开了村里的第一个博客
村里一天一个变化,经济越来越好,杨梅基地、宠物养殖场逐渐形成规模。李浪看着这些变化,心里直高兴。有一次她和一个返乡的村民聊天时,听他感叹“没想到现在村里集体经济发展这么好,与其在外打工还不如在家门口赚钱。”这一席话突然激发她的灵感:何不给咱村在网上建“博客”,既让远方的乡亲们看到村里发展的好势头,又有可能把乡亲们“吸引”回来创业,为村里“揽”本土人才。于是,她将村里的点点滴滴变化记在博客的日志上,并配上丰富的图片。有一次,跟一个村民吃饭的时候,村民笑着对她说,他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儿媳在网络上能够看到恒星村的一些信息,感到很亲切,他们在外地也可以随时关注家乡的变化。还有一次,一位返乡创业的村民开了一个修车行,因扩大业务需要想招聘两名修车工,李浪帮他在网上发个招聘信息,为他招来了在外打工的两名本村青年。
从助手到能手
说起李浪,恒星村党支部书记王元凯连连称赞。他如数家珍跟我们讲起李浪。
去年村里招商引进1个年产值达到500多万元的水泥添加剂厂和1个年产值预计达到2000多万元的精选六合铁粉厂,就是多亏了李浪在网上收集资料、拟定合同,通过收发电子邮件跟投资方谈判具体事项。而厂家最终选定来恒星村投资建厂,也正是通过在电子邮件谈判过程中感受到村干部素质高、投资环境好。
王元凯还说,小李做事村委放得心,现在不仅是村支书助手,还是村“两委”工作的主力军。前段时间村里开展卫生大清洁活动,村委让她负责万家山至75150部队服务中心这2公里路上的卫生整治,她从拟定整治环境卫生的方案到宣传发动、从争取75150部队和公交公司的人力、物力支持,到组织村民开展大清扫,都是她想点子、定方案、抓落实的。原先这条路村民们说是“房前屋后长满草,猪牛鸡鸭到处跑,垃圾成堆人难受,环境卫生无人搞”!现在,这条路上连一片纸屑、一个塑料袋都找不到。“现在的卫生就和城里的一样!”王元凯自豪地说。谭顺之 陆元连 陈 娟